一、建立三项机制,夯实街区创建保障
一是构建顶层推动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紧”起来。区委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区打造事宜,制定《沿滩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区实施方案》,明晰任务清单、牵头部门、工作时限,协调解决房屋租赁等7项问题,保障创建经费100万元,确保工作推动有力。
二是健全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动”起来。建立区委统战部、民宗局、宣传部、民政局、自然资源局、文化广电旅游局、仙市镇等11个单位沟通协调联动机制,组建专班,定期例会沟通,帮助协调化解纠纷,形成最强工作合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是完善宣传推广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活”起来。建立线上线下宣传矩阵,通过线下开辟宣传专栏、进村入户走访宣传等方式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组建“沿滩融媒”APP、“沿滩统战”微信公众号、众缘普济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超强推送民族团结进步相关信息文章1000余条,讲好创建故事、创建成效,吸引更多组织和个人加入进来。
二、搭建三大平台,丰富街区创建内涵
一是搭建“民族+慈善”平台,提升街区“温度”。引入自贡市公益慈善组织——众缘普济促进会在仙市镇古街打造400平方米“三交”中心,开设线上线下义卖店铺,展示长期帮助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投入资金300万元打造“民族团结之家”900平方米,长期资助来自省内民族地区的25名民族学生在沿滩生活就学。
(民族团结之家举办“手拉手一家亲”主题活动)
二是搭建“民族+文旅”平台,提升街区“热度”。充分发挥仙市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4A景区等文旅产业资源,开辟街区文创互动交流区,邀请艺术家、文创学生开展书法、泥塑、绘画等文创交流活动,举办戏剧、茶道、民族歌舞等表演活动16场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吸引20万名游客参与。
(邀请艺术家在街区开展书法文创活动)
三是搭建“民族+网络”平台,提升街区“响度”。充分发挥新联会新媒体和网络人士联谊会分会优势作用,积极发动网络红人和直播达人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大力宣传民族文化、民族活动、民族特色农产品,对大凉山苦荞茶、核桃、蜂蜜等特色产品进行网络带货销售,已开展直播带货15场次,提高销量42%,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每年。
三、实施四大行动,提升街区创建实效
一是实施思想引领行动。在街区创建“同心书吧”,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开讲座、办沙龙等活动32次。综合利用古镇家风馆、党史学习馆开展“民族文化我传承”“民族团结进家风馆”等活动46次。组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广泛向群众宣传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二是实施公益慈善行动。借助慈善义捐平台,持续关心关注困难少数民族群众,一方面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众缘普济对民族地区的关爱慈善行动中,另一方面加强对本地困难少数民族群众的帮扶,关心支持他们发展产业,累计帮助筹措资金200万元,帮助发展辣椒产业100余亩。
三是实施就业帮扶行动。与凉山州美姑县等民族地区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开展“共育民族技能人才”行动,搭建就业创业渠道,帮助在沿滩学习生活的民族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发动爱心人士筹集创业资金50万元,调动区、乡商会资源提供实习、就业岗位220个。
四是实施交流共建行动。在街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信步沿滩美过周末”、“彝族年”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15场次,讲好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进一步拉近距离、增进团结,丰富精神情趣。
(沿滩区委统战部供稿)
热门